静海打造“绿色循环体” 发展绿色农业
http://www.tj-summerdavos.cn 2011-12-02 08:53

  改善区域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民增收

  静海打造“绿色循环体”

  100平方公里林海成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两年间

  已发展林下经济10000亩,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10000亩

  年增经济效益2.4亿元,带动了2.6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初步形成特色优势产业,涌现一批园区特色品牌

  到明年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形成循环共生系统

  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

  仅10万亩林木就可实现经济效益16亿元

  天津北方网讯:项目:静海县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面积:100平方公里,植树10万亩。结构:林下经济10000亩,设施与特色农业10000亩,初步形成了林地食用菌、散养禽,棚室蔬菜、瓜果、花卉观光苗圃等特色优势产业。效益:据科学测算,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700多万吨,释放氧气1300多万吨,生态屏障、天然氧吧、绿色银行;一亩增收8000至10000元,年增经济效益2.4亿元,带动了2.6万户农民增收致富。茫茫林海,绿意醉人,一产升级,农民增收。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成为静海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俱佳的“绿色循环体”。

  静海县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洼盐碱,以“单纯种粮”为主的第一产业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的步伐。2008年,静海县委、县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该县西北部自然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林地资源丰富的100平方公里区域内,高标准规划建设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

  该示范区北始大清河南岸,南至静文路,西始子牙河西堤,东至黑龙港河东堤,覆盖台头、王口、独流、梁头、良王庄等5个乡镇的51个村街。示范区以实现农民增收为核心,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重点,发展绿色农业为主线,立足静海,服务天津,面向京津都市圈,重点打造生态产业、绿色农业、循环经济三大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林、林下经济、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以津涞路两侧为重点的生态产业和立体循环经济产业带,以千米路两侧和黑龙港河沿岸为重点的林海休闲观光文化产业带,以静霸路两侧为重点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带。

  据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郭文江介绍,截至目前,示范区已累计投资5亿元,新修区内主干道路6条,54公里,新建桥梁4座,过道涵51个,新打深机井150眼,架设线路64公里,初步形成了“四纵五横四环”的路网体系,水电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引进生态园、百果园、林下经济、林海农庄、观光苗圃等各类项目18个,项目签约额8亿元,实现了园区建设、项目建设、景观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建设、开发、效益同步。2009年3月,静海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被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中科院农业项目办公室、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等部门正式批准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成为天津市首个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11月,被列为本市重点建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政府搭台,农民唱戏。静海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统筹开发建设路桥、水电等基础设施,鼓励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目前,示范区内,食用菌产销合作社、家禽产销合作社、蔬菜产销合作社和西瓜产销合作社达到40多家。王口镇西岳庄村“国良食用菌生产合作社”负责人东国良介绍,产前:合作社统一市场调查,给社员提供信息,建议按照市场需求,有选择地种养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为降低种植成本,以批发价统一购买原材料,其中仅自建菌棒厂提供优质且每个低于市场价0.5元的菌棒,每亩降低3000多元的种植成本。产中: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长期聘请了两名高级技术人员,巡回指导生产,保证了产品品质和产量不断提高。产后:统一组织销售人员与一些大中型批发市场联系,定价销售,同时为预防生产旺季食用菌滞销,合作社兴建了保鲜库,减轻了社员的销售压力。两年来,入社村民已达150户,占全村一半以上。

  两年间,示范区已发展林下经济10000亩,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10000亩,初步形成了林地食用菌、林地散养禽、棚室蔬菜、棚室西瓜、果品、花卉、观光苗圃等特色优势产业,涌现出“弘历福”西瓜、“口头福”香菇、“凤英”芦笋、“绿康”鸡蛋等一批园区特色品牌,年增经济效益2.4亿元,带动了2.6万户农民增收致富。西岳庄村第一批入社的张广水说:“前几年,自己种了50多亩林地,建大棚搞食用菌,收获后自己销售,收入有限。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我将50亩林地参股入社,现在,我只需照顾好菌棒,其他什么都不用管,销售合作社负责,价钱也好,一年收入10多万,省心又增收。”

  放眼望去,一排排碗口粗的杨树挺立林海,满目青翠;置身其中,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据科学测算,已植树的10万亩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700多万吨,释放氧气1300多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示范区年降水量也由2003年的平均400毫米,提高到近两年的500至560毫米。预计到2011年,100平方公里林海资源将会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生态环境条件显著改善,形成循环共生系统,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林下经济、设施农业,促进了树木的生长。经林业专家遴选的能造纸、制作人造板材的107、108两个速生杨品种,生长速度较快,林木年生长量高于普通地区15%至20%。经济回报率高,每8年为一个轮伐期,按现价估算,到2011年仅10万亩林木可实现经济效益16亿元。(记者李玉峰马永欣通讯员闫志峰)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张璟

 
本网站由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备协调委员会主办,北方网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