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改革勇趟深水区实现上水平
http://www.tj-summerdavos.cn 2012-04-28 16:48


制图 齐珏

滨海新区塘沽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国际港口新城区。 本报记者 张凯林 摄

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商务区。 本报记者 张凯林 摄

  天津北方网讯: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连续三年平均每年增长“一千亿元”,五年经济总量平均增长23.2%。探究成绩的背后,最大推动力就是改革创新。改革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了强大动力,让新区发展不断释放出巨大潜能。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第一个“三年实施计划”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第二个“三年计划”去年出台,10个领域、26项重点改革项目向纵深推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区职能强了

  过去,滨海新区有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等9个功能区。功能区和行政区各自为政,存在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有效、规划缺乏统一协调、土地资金人才流动不畅等问题。

  市委领导提出,滨海新区能不能完成中央赋予的“使命”,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此,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了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方案。

  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批复了天津市报送的《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从2009年12月27日到2010年1月10日,滨海新区相继召开了党代会、政协会议、人代会,四大领导班子全部选举产生。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动了体制机制深层次创新。如今,很多驻区企业和辖区群众表示,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后,职能强了、关系顺了、结构优了、效能高了。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统筹作用进一步加强。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土地资源利用配置、财政预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机统一。

  综合配套改革,新区的事新区办

  发展向高平台迈进,改革向深层次延伸。

  在通过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不断获得发展活力动力的同时,滨海新区以综合配套改革为阵地,进一步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效用不断显现。

  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后,滨海新区迅速展开了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土地管理、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金融创新、涉外经济、城乡一体化、国企改革和非公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共计“十大改革”,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进入“深水区”。

  “项目审批原来要跑十几个部门,光盖章就要盖几十个,现在用5个工作日就搞定了,新区的办事效率高!”昨天,在开发区行政审批中心,企业负责人李齐向记者讲述了滨海新区审批制度改革给他带来的便捷。

  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搭建“一站式”信息网络、提供“保姆式”服务、强化行政效能监督……从2011年2月1日起,天津市向滨海新区首批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和扩大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实施权限事项共110项,实现了“新区的事新区办”。从今年3月1日起,天津市向滨海新区再次下放第二批65项行政审批权限和职能事权,使滨海新区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速。滨海新区大力推行的限期审批、现场审批、联合审批等工作模式,使现场审批率达95%以上。本报记者马 明张苗苗

稿源:今晚报 编辑:覃贻花

 
本网站由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备协调委员会主办,北方网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