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中国-天津 首页 ENGLISH
 返回上一级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活力犹存的农耕社会文明遗存
http://www.tj-summerdavos.cn 2016-06-23 08:45

  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杨柳青木版年画在政府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正在走向繁盛。天津杨柳青年画在春节期间的销量逐年增长,2014年总产值达5000余万元。目前,天津杨柳青镇年画生产作坊和销售店铺达70余家,其中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有10家左右。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每年中国的农历春节期间,人们购买年画张贴在室内,以示喜庆、辟邪及祈福。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杨柳青木版年画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形成了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

  “植根于农耕文明中的杨柳青年画,是‘活化石’,是中国文化的沉淀物,又是反映民俗生活的一面镜子。”一位民俗专家如是说。

  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清代光绪以前是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天津杨柳青镇及其附近村庄,大都从事年画作坊生产,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称,年画因产地而得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战乱不止,杨柳青镇木版年画生产一落千丈。

  1958年成立的天津杨柳青画社使这一濒临绝境的艺术得到了保护。目前,天津杨柳青画社收藏有自明代以来的年画10000余张、古版6000余块,并完整地保留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的全部传承技艺。

  2004年,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被文化部批准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史追溯、整理及研究工作启动。

  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排名美术类第一。除杨柳青木版年画外,天津还有京剧、宝坻评剧、天津时调、京东大鼓、回族重刀武术、“泥人张”彩塑、津门法鼓、汉沽飞镲、相声、京韵大鼓、河北梆子、评剧、风筝魏制作技艺、天津皇会、“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等3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民间年画作坊也在杨柳青重新兴起。王文达、冯庆钜和霍庆顺、霍庆有兄弟被命名为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在霍氏兄弟之后,杨柳青镇已陆续出现一批年画作坊和年画店铺。

  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影响力日盛。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它还曾经在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泰国、新加坡等国展出。

文字下载

稿源:北方网 编辑:刘馨憶

本网站由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备协调委员会主办,北方网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