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携手同行,为了更美的风景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张斐晔 李曾骙  编辑:刘颖  2018-09-21 15:51:15

  天津北方网讯:“这是创纪录的一次会议,不仅有超过2500名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参会者,更有实质性的成果,我们大家在这次会议中可谓‘撸起袖子加油干’。”在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闭幕式上,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博尔格·布伦德总结了本次论坛的主要成果,包括达成绿色投资原则、人工智能采购项目等,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图。中国将以此为基础协同更多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和未来经贸走向中,与世界各国携手推进核心问题的解决。

  天津之夏,世界瞩目。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中国创新的期待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关乎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

  新动能、新机遇,中国创新活力四射

  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曾经陌生的词汇如今已成为人们口中的热词,这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早已来到我们的身边。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又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未来,在20日举行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分论坛上,嘉宾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要让社会成功实现创新,并且要实现一个以人为本的模式,最终让人来决定社会的发展模式,我们需要一些领域的改革创新。”世界经济论坛董事会成员理查德·萨曼斯这样谈道。他认为,只有在各个领域上合理有效地应用新的技术,才能够真正利用新的工业革命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

  迅雷集团首席执行官陈磊也认为,未来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技术的推动,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产业和新机会不断涌现。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让城镇人口受到更好的教育,让我们的国家在科技发展,特别是基础科学、基础技术领域中得到长足发展,推动整个社会一起前进。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人历来是特别重视教育的群体,对教育的投资非常大。整个中国的教育水平也在显著地不断提高,在校大学生、毕业生、博士生、研究生的数量都在逐年增加,能够迎接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

  人才的聚集带来产业的新动能,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在论坛上表示,培育产业新动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经济增长的“金钥匙”。

  “我们会发现,劳动不只是体力劳动,也有脑力劳动,如果只有力气,没有脑力的话,在当下和未来的社会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学科教授斯图尔特·罗素直白地阐述了他的观点。“在农业时代,我们是把人当作机器来使用,现在我们有真正的机器,就不能再把人类当作机器来培训,这就需要一个转型,转型教育体系,创造出更好的人,而不是更好的机器。从长期来看,即使是服务于新科技、新产业的数据科学家,他们也会被取代,我们不需要20亿个数据科学家。在我看来,在30到50年以后,参与经济的大多数人类可能是提供人与人之间的感性服务,这样的服务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他认为,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发展方式确实正确,“中国人非常看重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数学方面的教育,做得非常好,其他很多国家在这方面都比不上中国。如果未来中国能够抓住新的机会,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机会,培育更好的人才,提高全人类的生活质量,中国就可以成功地转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新消费、新模式,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现在有些经济体的发展思维还是零和博弈,而事实上在全球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都不可能长期保持自己的优势,‘风景这边独好’只是一时的镜花水月,只有共同发展才能见到更远、更美的风景。”中国民生投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王团维在“全球经济展望:亚洲视角”分论坛中的发言赢得了在场嘉宾的赞同。在许多与会者看来,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与未来潜力有目共睹,更承载着世界经济拨云见日的希望。

  “我们现在前所未有地在电子技术、机器技术、生物技术等各方面取得了进步,这些都在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方向。”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商业教授阿鲁·萨丹拉彻认为,中国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储备已经开始“弯道超车”,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中国新经济模式发展非常迅速,其积极效果立竿见影——提高了中国劳动力的工作效率和产出;提升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激励更广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进一步阐释道,得益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不断扩大,电子支付更是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无现金时代”在中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因为工作关系,我关注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而他们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根基就是中国创新的发展氛围与模式”。

  一边是“开网店、做直播”等新职业,一边是“海外游、健身卡”等新消费,良性循环的经济驱动力每一天都在中国向前运行。“中国加入WTO前后,出口、投资、消费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的份额均占三分之一左右,而仅今年上半年,消费已经占到了四分之三以上。”《财经》总编辑、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王波明在“消费趋势与中国经济”的分论坛上给出了一组数据对比,直观地表达了中国消费经济的强劲动力。

  城镇化水平、福利保障水平、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固然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因素,而更重要的是消费观念的改变。“现在80、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体,去年90后消费增长幅度比2016年增长70%。”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华勇表示,与很多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并不是“越老才越有钱”,年轻人已然成为消费主力,而且他们更注重消费的体验和品质。华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赵燕对此也深有感触:“从我们公司的市场反应来看,年轻消费者开始注重旅游休闲、美容健身等‘体验型’消费,而且非常理性,并不认为‘贵的就是好的’,而是更关注个性化。这样的适度消费在我看来能够走得更远。”

  那么,中国的老年人是否仍然是储蓄而非消费的主力军?葛华勇并不这么认为,“50后也是消费主体,虽然已经60以上甚至65以上,但他们的退休金也会用于健身、再教育。老年大学现在就很火,有些地方都很难报上名,而出境旅游也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消费选择”。他更进一步指出,消费拉动内需的同时,中国的储蓄率虽然在降低,但总体仍然稳健,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居民债务杠杆率并不高,整体风险可控,这意味着中国的消费拉动力是可持续的。如何更好地促进消费拉动力的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给出了建议:“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平衡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中国新兴发展模式的日新月异,消费拉动力跨越式的提升,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难得的曙光。阿鲁·萨丹拉彻说:“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过去我们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总是用非常狭义的方式,比如GDP增长。在全球化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很多积极的变化并非只是一时的GDP数字,更应放眼长远。”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球经济发展目前虽然有些波折,但世界各国支持创新经济形态、自由贸易的大方向不会改变,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公布了继续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政策,让世界期待中国更深地参与全球治理,与各国携手共同应对挑战。(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本网站由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备协调委员会主办,北方网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