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首页
English
《2010年最新能源展望》全文(附pdf文件下载)
http://www.tj-summerdavos.cn 2010-03-26 21:59

  第一章 对事半功倍的追求

  引言

  能源效率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成为世界各国议事日程中的头等大事。各国政府已将其视为能源和经济政策中优先考虑的事项。尽管能源效率对能源密集型企业一直都很重要,但在整个私营部门,能源效率正在获得新的关注。正如乔斯·赛尔吉奥·加布雷利在其观点阐述《建立一个更节能的世界》中指出的那样,“能源节约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明智的资源使用是我们应对目前挑战所能采取的最宝贵措施之一。”

  各国政府重新强调能源效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们普遍将能效的提高视为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整体环境的最快捷方式。同时,它们还将其视为保证能源安全——即保护经济不受能源价格飙升、能源短缺或能源破坏行为的影响——的一种方式。此外,能源出口国还将其视为为世界市场保持更多供应量的一种方式。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能效的提高还是降低贸易支付差额压力的一种方式。

  对工业部门而言,能源效率的首要推动因素是能源成本和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对可靠性的追求和下列认识,即提高能效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这一法定要求的主要工具。对更广大的消费者而言,能源成本通常是其首要考虑因素。在《能源效率:实现潜能》一文中,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指出,“能源效率不仅能够节省能源,而且能够节约资金。”

  此外,另一因素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动能效的提高。随着全球化的成功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迅速崛起,世界能源消费的激增以及随之而来的能源资源需求即将出现。新兴市场国家和老牌工业化国家都认识到,提高能效是维持这种经济增长的要求,同时不会给世界能源供应及其供应体系造成不可持续的负担。

  本报告分为七章:

  .第一章介绍了能源效率的概念并描述了过去和目前鼓励提高能效的措施。

  .第二章描述了能效投资的障碍和推动因素。

  .第三章至第六章描述了这些推动和障碍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式,并列举了工业、建筑业、家庭和交通运输四个部门的例子。这些部门的资源、积极性和能源效率知识各不相同。

  .第七章针对政策制定者和商业企业提出了如何鼓励有效益的能效投资的问题。

  效率:解决多种问题的答案所在未来25年内,全球人口预计将从目前的66亿增加到80多亿。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希望获得取暖和制冷、电力以及流动性等能源服务。向新增人口提供上述服务本身就极具挑战性,而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则增强了这种挑战性。

  提高能效是保证能源供应、减缓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强有力战略。尽管能效的提高不如海洋油气钻探、电厂建设和新型可再生能源的设计开发那样可见可感,但和上述领域的投资一样,能效的提高能够切实帮助人们实现对可靠、低碳能源的追求。实际上,用更少的能源完成同样的任务同样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且往往是最廉价的方式。在能源安全方面,提高能效的计划可在地方和地区、穷国和富国同时实施。而且,提高自身经营的能源效率也是能源公司自身的重大目标。能源效率有时被称为油气、煤炭、原子能和可再生能源之后的“第五种能源”。“能源效率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唯一最重要的能源来源。”雷克斯·泰勒森(Rex Tillerson)在其观点阐述《能源效率——释放聪明才智的力量》中这样写道。与能源稀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提高能效的机会几乎存在于所有能源使用行为中。能效的提高有助于解决以下所有问题:能源价格的上涨和波动、能源供应压力、人口增长、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

  但是,能源效率并不是一种东西,而是一种程序和方法。它蕴藏在新设备、新建筑物和新消费品中,蕴藏在催生这些新事物的投资决策中。能源效率还可被视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以新方法完成任务和执行功能的方式。能源效率并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它通常植根于支配旅客和货物运输、住宅、商业建筑和各行各业的程序中。

  能源效率也许无处不在,但它却是无形的。你看不见它。这就是提高能效要面临独特挑战的原因。个人和公司投资者都倾向于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他们也许会看重高效率的产品、服务和资产,但能源效率的高低并非他们优先考虑的因素。建筑物、汽车和电器都有各自的功能,但效率并非其设计目标。

  本报告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理解能源效率——不仅包括其特征和潜力,而且包括提高能效所面临的挑战和障碍——的框架。

  能源效率将如何从一种无形事物转化为能源价值链决策过程中有形的核心因素呢?本报告将对当前能源效率行动的推动因素及其面临的障碍进行探讨。此外,本报告还提出了以下观点,即尽管记录显示能源效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也许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今天仍然存在能够使其达到更高水平的工具。

  能源效率:该如何实现?

  我们的对话将从什么是和什么不是能源效率开始。从工程学角度来看,效率是指任何工序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但是,关于能源效率的讨论却将其定义为能效的提高。因此,我们将采用能源效率的传统定义。

  很明显,能源使用的减少是能源效率的应有之义,但并非其全部含义。能源效率意味着使用更少的能源实现相同的效益,即减少某一工序所需的能源投入,同时又不改变其产出,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方面。效率意味着提高每一单位能源的生产率。“做出牺牲”并不是提高效率的答案,因为从经济和社会角度看,效率应该是非破坏性的。

  1973年第一次石油价格危机发生之前,能源效率在许多地方都不属于公共政策的范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价格仍相对较低且稳定(见图1)。但是,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能源在世界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凸显无疑,而人们此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节能的推动导致了一系列旨在提高交通工具、建筑物和电器设备能源效率的新政策、新法律和新法令的诞生,尤其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日本意识到自己的资源极其有限,因此特别强调能源效率问题。法国成立了倡导能源效率的专门机构。美国则引入了汽车燃料效率标准并开始执行针对电气设备的相关标准。

  近年来,“能源对话”开始成为人们更为熟知的词汇。在某些人看来,能源对话带有“做出牺牲”和使用更少能源的含义,而不是在执行任务、使用设备和建造房屋的过程中变得更加高效的意思。这种负面色彩使人们犹豫了许多年。随着能源价格的下跌和能源供应的日趋丰富,人们对能源效率的关注减少了,其在议事日程中的地位也降低了。

  但是,“能源对话”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许多人的认识。今天,以每单位GDP消耗的能源作为标准,美国和日本的能源效率已是20世纪70年代的两倍。但从这些数据中,人们还会发现,20世纪70年能源效率提高的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一个能源价格相对较低的时代——慢下来了。

  但是,随着本世纪最初十年的到来,人们重新对能源效率产生了兴趣。两个重大因素促成了这一变化。一个是似火箭般飙升的能源价格,另一个则是对人为气候变化的深入了解。

  实际上,工业部门一直都在努力改进工序,以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利润率。而且,每一新建筑、新炼油厂、新飞机和新电厂的能源效率通常都比被其替代的旧产品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业部门一直都非常重视降低经营成本。但是,能源价格较低时,制造商总是将注意力放在增加消费品的新功能而不是提高消费品的能源效率上。

  我们已经取得了多大成效?

  能源强度是指创造每一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在全球范围内,能源强度一直在下降。美国目前消耗的能源比1973年石油危机时增加了三分之一,但美国的经济规模实际比那时扩大了2.5倍。因此,创造1美元GDP所需的能源几乎减少了一半。如果美国今天的能源强度与1972年相等,那么其每年消耗的能源大约为213艾焦(即202×1015 Btu),相当于目前实际消耗量的2倍,或相当于欧洲、中国、印度和日本的能源消耗量之和。和美国一样,世界其它地方的能源强度也降低了(如图2所示)。

  尽管能源效率在能源强度下降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变化也发挥了作用。随着属于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制造业跨越国界和海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越来越以服务业为导向。但是,美国的预计数据显示,美国能源强度降幅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应归功于能效的提高1。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1 Scott Murishaw和Lee Schipper,“20世纪90年代美国能源消耗的分类分析:关于因特网和快速经济增长效果的证据”。能源政策29(2001):第1335-56页

  各国政府从未如此重视能源效率

  今天,由于能源价格的不确定和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担忧日益增加,能源效率再次成为国际社会议事日程中的头等大事。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强调,就短期内温室气体的减排而言,能源效率的潜力最大。当前,人们在能源效率方面所做的努力并非强调“做出牺牲”这一理念,而是强调以更少的能源做更多的事情。

  目前,各国政府正在努力建设支持能源效率提高的“软基础设施”,即相关政策和规划。此外,随着“大萧条”的结束,许多政府开始将能效投资视为创造工作岗位、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图3显示的是埃克森美孚公司就能效提高对全球能源需求的潜在影响所做的一项预测。根据这项预测,到2030年,能效的提高将使全球能源消耗减少316艾焦(300×1015 Btu)。

  2006年,欧盟设定了雄心勃勃的能效目标,即到2020年,在不改变现有商业模式的条件下,欧盟的一次能源消耗量减少20%。但是,现实证明实现这个目标非常有挑战性。实际上,到2020年,欧盟的能源消耗量仅将减少11%2。现在,欧盟委员会正在制定一个新的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以弥补这一不足。该计划针对的是潜力最大的领域,包括建筑物和小企业的能源效率以及相关融资的获取和合理使用等。

稿源北方网 编辑:张志怡

 
本网站由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备协调委员会主办,北方网承办